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土改"拖字诀"农村见证着这场缓慢的改革

东方早报  2015-03-10 10:23

[摘要] ●农村该盖的房子也都盖了,人也慢慢变老了、变少了,土地的价值慢慢也在衰减中。农民砸在村子里的钱,大概也都只能“沉默”在那里,见证着这场缓慢的“改革”。

●农村该盖的房子也都盖了,人也慢慢变老了、变少了,土地的价值慢慢也在衰减中。农民砸在村子里的钱,大概也都只能“沉默”在那里,见证着这场缓慢的“改革”。

春节回家过年,发现村里每户人家的房子都很大。二层的小楼比比皆是,三层的也不在少数,加上偏屋、门楼,看来每家大概要有四五百平米的房子。城里人看了,估计很羡慕。你看,村里空气好,水电也是通的,这不就是乡间别墅吗?

问起为何每家都这么大的房子,原来是传闻要拆迁。当地要修铁路,据说还要修港口,当然要征地、拆迁。于是家家户户赶着盖房,等着大赚一笔。你看,一平米农房,简单一点成本也就300多元,补偿怎么着要上千元的,一平米就赚600多元。500平米的房子就赚30万元,何乐不为?至于盖了拆,浪费建材,污染环境,就不在一家一户的计算中了。

后来政策有变,港口不修了,拆迁只涉及铁路沿线,村里就不拆了。因为盖得匆忙,也没什么设计,建筑质量也不好,农村水电等设施又差,这样的房子尽管大,住着并不舒服。村里的青壮年大都出去了,没出去的想着出去,也没心思把房子再弄好。有的人家院子里盖满了房子,不见阳光,真的是大呼上当。

这几年参与土地制度改革的观察和研究,知道这样的现象并不是特例,甚至可以说很普遍。农民外出打工,但在城里难落脚,挣了钱拿回家盖个大房子,想着“落叶归根”。可是进城几年后,很多人会发现农村已经回不去了。农村收入低那么多,各种设施都很差,生活不方便,“还是城里好过”。到了子女入学的时候,发现好学校都在城里,为了孩子,就更不能回去了。结果,村里空着很多、很大的房子,成为人们“乡愁”的记忆。

面对村里那么多空荡荡的房子,实在不知道除了将就着住,这些房子还有什么价值。放开购买的话,城里人会来买吗?有投资机会的地方毕竟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地方只怕是一厢情愿。在城里买过房子的人都知道,位置是重要的,远郊农村的房子,不值钱的。买来除非经营点生意,也就是放着。类似于“农家乐”这样的生意,也挣不了多少钱的,以后会越来越不挣钱。就像1980年代的乡镇企业,一开始在重重约束下野蛮生长,但是约束一旦放开,人们就进城打工了,乡镇企业迅速转型和衰败。毕竟,城市才是现代经济的载体。

土改的意义,就是减少这些浪费。把土地的财产关系理顺,让人们在农村少盖一点房子,把有限的财产和工资收入带到城里,安居乐业,习得一技之长,逐步增加收入。这对务工的城市也是好事情,你看农民人也来了,收入也带来了,生产、消费都会增加,这不就是经济增长吗?“经济增长”这个人们津津乐道的热门专业词汇,其实很简单,并没有那么神秘。

城市并不需要为这些人“特意”做什么,只要不“特意”限制他们就可以了。比如说养老,这些人本来不在城市养老体系里的。想进来,就花点钱吧。为了便利他们筹资,不妨允许农村的房子、土地能够变现。怕的,是用身份限制他们。再比如教育,留守儿童多可怜,好带在父母身边,交钱就让人家上学吧。学校空间、师资不够,正好可以建学校、培养师资,这不就是经济增长、社会文化进步吗?市场里明摆着有大量需求的东西,满足就是了,这样的投资是不会错的。更何况这是孩子念书,又不是卖毒品,干嘛要管住?

过年期间很舒适的。农村老家的天气不错,坐在院子里,享受安静的阳光。时间,似乎是静止的。奇怪的是,在这极“慢”的空气中,很多事情可以看得更清楚。

土改喊了这么多年,其实也没改什么。各地试点很多,但都是在层层的约束下寻找狭小的空间,制度上的进展并不大。尽管如此,农民照样进城,城市化照样发展。“人往高处走”的力量,是挡不住的。层层的约束,就是让城市化里增加了一些麻辣调料,比如“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比如“空心村”,比如“鬼城”。在历史的大趋势中,这些都不过是小小的波折。这小小的波折在亿万百姓家里,会放大成一把把的辛酸泪,比如孩子难入学,比如70岁的老人独自守着家里的土地。

时间在极慢中极快地流淌。现在好多人已经进城了,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4%,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4年后就差不多60%了,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基本结束了。农村该盖的房子也都盖了,人也慢慢变老了、变少了,土地的价值慢慢也在衰减中。农民砸在村子里的钱,大概也都只能“沉默”在那里,见证着这场缓慢的“改革”。

想到这里,忽然豁然开朗了。改革,是理念和现实的一场角力。改革者们大声疾呼,无非是看到了未来的趋势,想顺势而为,减少耗散的成本。但是在强大的现实阻力面前,这样的嘶喊无论多么大声,都是那样苍白无力。

好在“形势比人强”。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的。问题显现之后,人们会更加清楚理解这一进程,改革的阻力,也就变小了。股市上有一句话,“以时间换空间”,翻译到这里,就是“以拖延的时间,换改革的空间”。其间耗散了很多的成本,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农村是美好的,尤其是对于我这样匆匆的过客而言。在清新的空气里,坐着和煦的阳光,体会时间的静止,分享猫的安详。不过,人们还是会进城。过年期间曾问父亲,以后想住哪里?父亲说,等真的老了,还是进城吧,买菜、逛公园、看病、串亲戚都方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